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新闻资讯 > 时事聚焦
新闻资讯
新闻资讯

新闻资讯

News

热门推荐热门推荐
左
右

网络心理健康服务调查:出现"泛黄"或"涉黄"情况较多

所属分类:时事聚焦    发布时间: 2020-11-30    作者:兰州舌尖尖牛肉面
  分享到:   
二维码分享
疫情突然来袭不知所措?求职升学失利压力山大?职场商场不顺自信受挫?婚恋家庭纷争焦头烂额?……天津市安定医院副院长徐广明说,近年来精神卫生与心理健康备受社会关注,网络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很大。
兰州牛肉面加盟
新华社记者调查发现,网络上心理健康咨询、亲密关系修复、陪伴倾诉倾听等都成为商机,但服务质量却存在不少问题:一些平台上有偿心理咨询、诊治从业者没有资质,一些平台打着陪伴倾听、哄睡叫醒等幌子提供“软色情”“擦边球”服务,还有些平台上相关服务纯属坑钱套路,毫无效果甚至有害,消费者被侵害后维权困难。
线上心理服务需求大、问题多
据..介绍,新冠肺炎疫情以来,网络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咨询、诊疗等服务需求明显增大。据了解,当前市场上相关服务主要有3种类型。
“线上医院”,其实就是把线下医院搬到了线上。由第三方平台或专业医院运营,精神专科医生在线为用户提供咨询、药品续方等服务。这类平台上的医生绝大多数资质齐全,规范性强。
记者见到,浙江省互联网医院平台上,有来自浙江各地医院精神科的医生入驻,平台清楚标明医生身份、专业以及收费标准和咨询量、反馈等,患者可以通过视频或者图文复诊。
“付费内容”。记者在多个**网络社交、短视频平台搜索到大量付费心理健康讲座、心理调节干预课程。
记者在某APP体验“带你疗愈焦虑症”付费内容,发现其内容大多为舒缓情绪方法和“心灵鸡汤”,与医学疗愈无关。有购买者留言称其“效果存疑”。
“有创作者专钻平台监管空子,他们不关心内容科学性,.大化牟利才是真正目的。”一名..网络内容创作者告诉记者。
记者还发现,部分网络社交平台上有不少所谓“情感咨询机构”以“心理咨询师”名义,提供“分手复合”“挽回婚姻”等干预服务,一些网购平台也出售“情感挽回、出轨分离、婚恋修复”服务。还有些机构和个人则自称为“亲密关系咨询师”“亲密关系修复师”等,通过手机APP有偿提供服务。
还有人提供线上陪伴倾诉、哄睡叫醒等“轻”心理服务。记者在淘宝平台发现有不少名为“树洞”“虚拟恋人”的店铺,下单后工作人员将添加客户微信或QQ,根据要求计时聊天、哄睡陪伴等。
“此类行为监管难度大,出现‘泛黄’或‘涉黄’情况较多。”一位网信部门工作人员表示。
本文转自人民网,如有侵权请告知本站删除。